亚洲成av片人久久久_日韩一区二区三区av_日韩欧美字幕_日韩在线_网站国产_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手機APP微博二維碼

毛澤東與山東抗日根據地

2015-05-28 14:24:00來源: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作者:
  

作者○陳 宇

  山東抗日根據地,是20世紀30年代末在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山東省委發動地方武裝起義組成的八路軍山東縱隊與第115師主力共同創建的。抗戰八年中,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對山東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作出了許多重要戰略指導和指示,從現在能查閱到的資料看,僅電報就多達上百件,八路軍總部(集總)、中央軍委、中共中央書記處關于山東的電報又有600多件。本文試圖依托已掌握的一些原始文電和文獻,就這一問題作一探索。

  作出在山東地區發展游擊戰爭的重大戰略決策

   對山東抗日根據地重要戰略地位的認識與作出“派兵去山東”建立根據地的決策,從現掌握的檔案文獻看,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有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并非以往有的文章所說是一步到位。

  1935年,日軍直逼華北,民族矛盾急劇上升。剛長征到達陜北的毛澤東,在12月召開的瓦窯堡會議上提出了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確主張。1936年8月,他致信當時主政河北省的宋哲元:“魯韓(復榘)綏傅(作義)晉閻(錫山)三處,弟等甚愿與之發生關系,共組北方聯合戰線。”毛澤東在此時的戰略目光,開始從西北紅色革命根據地俯瞰到了齊魯大地。

  1937年春,中共山東省委書記黎玉到延安參加黨的代表會議,毛澤東到招待所看望,指示:“山東是有基礎的。當前一定要搞好統戰工作,為今后的發展創造條件。”后又派彭雪楓和張經武,北方局也派張友漁到山東,幫助做統戰工作。在他們的努力下,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同意釋放在押的400多名共產黨員。他們出獄后,絕大多數成為發動和領導山東抗日武裝起義的骨干。

  1937年7月抗戰全面爆發后,毛澤東即提出開展以游擊戰爭為主的戰略方針。8月,中共洛川會議正式確定了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的戰略方針,毛澤東當選為新組成的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8月25日,毛澤東會同副主席朱德、周恩來,發表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命令。9月,八路軍3個師由集中配置改為分散配置,開展游擊戰爭,創建抗日根據地。毛澤東要求發動全華北的中共黨員,動員民眾,收編散兵散槍,普遍而有計劃地組成游擊隊。在電報中,毛澤東特地點明“包括山東在內”。《毛澤東軍事文集》第2卷,57頁。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就在這個月,中央派一批紅軍干部秘密到了濟南,經省委分配到各地,參加了武裝起義的領導工作。

  12月下旬,日軍分兩路渡過黃河,韓復榘和他的10萬大軍落荒而逃,山東淪陷。中共山東省委書記黎玉主持緊急會議,指示各地黨組織廣泛發動群眾,舉行抗日武裝起義。從1937年11月至1938年上半年,先后在山東10多個地區發動抗日武裝起義,組織了抗日游擊隊,共建立10個支隊,約2萬余人。這些由老百姓組成的、土生土長的抗日隊伍的發展,為創建山東根據地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在日軍主力南下時,毛澤東判斷日軍轉向華北“這一步驟的到來將在稍后”。目前日軍進攻的目標是徐州,下一步還會再向南,因此“華北游擊戰爭還是廣泛開展的有利時機”,決定利用日軍主力南下與國民黨軍展開激戰的這個空檔,果斷作出從華北山地進入到平原地區開展游擊戰的重大決策。1937年12月,在晉察冀邊區反圍攻斗爭正在進行時,毛澤東從聶榮臻來電中得知冀中平原日軍兵力空虛,立刻致電朱德,提出到平漢鐵路以東的平原地區進行試探性的游擊作戰。隨后,毛澤東先后派遣干部前往冀東及冀魯邊區,開辟新的游擊試驗區。

  黨中央關于開展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部署和一系列指示,給了山東省委以極大鼓舞。隨著抗戰形勢的發展,山東黨的建設、軍事斗爭不僅需要大批干部,而且需要主力部隊入魯,需得到黨中央進一步的指示。為此,山東省委決定派黎玉親赴延安,向中央匯報。1938年4月5日,黎玉在延安就山東的情況向毛澤東作了匯報。毛澤東聽后非常高興,連聲說:“好,好。你們能抓住時機,建立起自己的武裝,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并要求山東省委進一步公開地大膽地發展抗日武裝斗爭。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傳》,487頁,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黎玉提出派干部去山東領導抗日武裝的請求,毛澤東高興地說,中央支持你們。黎玉請求派一個主力團到山東,毛澤東當即表示同意,并認為:“一個團是不夠的。看來還要多去一些。”

  對于山東的現狀,毛澤東聽了黎玉的匯報后,可謂喜出望外,顯然超出他原來知道的情況。這可從當日他致時駐武漢的周恩來的電報中看出,他說:“山東書記黎玉那邊游擊戰爭大可發展,魯南第四支隊三個月內由70人發展至1200人、800槍”。5月6日,毛澤東又特別指示中共中央長江局:“山東游擊戰爭戰略上意義重大,決以張經武同志去山東。”他充分肯定了山東的抗日武裝起義,還在延安的一次高干會上介紹黎玉,高度贊揚山東省委所做的工作。黎玉:《山東人民武裝起義與山東縱隊的建立和發展》,載《八路軍山東縱隊·回憶史料》,27頁,濟南,山東出版社,1991。

  4月21日,毛澤東等向八路軍總部發出具有戰略意義的指示:“黨與八路軍部隊在河北、山東平原地區,應堅決采取盡量廣大發展游擊戰爭的方針,盡量發動最廣大的群眾走上公開的武裝抗日斗爭……應即在河北、山東平原劃分若干游擊軍區,并在各區成立游擊司令部,有計劃地系統地去普遍發展游擊戰爭,并廣泛組織不脫離生產的自衛軍。”(《毛澤東軍事文集》第2卷,217~218頁。)隨后,中央決定先派郭洪濤率一部分軍政干部到山東工作,由郭洪濤任省委書記。臨行前,毛澤東接見了全體人員,風趣地說:“你們去山東開展游擊戰爭,要學會孫悟空鉆到牛魔王肚子里去的戰術,要牽制敵人,持久作戰,促使其內部分化。”(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編著:《張經武與西藏解放事業》,10頁,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

   

  5月19日,國民黨軍棄守徐州。戰爭態勢正如毛澤東所判斷的那樣,日軍兵鋒直接轉向武漢、廣州,這為華北八路軍敵后抗戰提供了歷史契機。20日,郭洪濤一行抵達山東后,隨即向毛澤東等報告了山東的形勢。26日,毛澤東在致華北各部的電報中著重指出:“我們的口號是保衛武漢,保衛廣州,保衛西北,堅持華北游擊戰爭……在上述情況下,華北游擊戰爭還是廣泛發展的有利時機,目前應加重山東、熱河及大青山脈。”(《毛澤東軍事文集》第2卷,2278頁。)6月,中共山東省委堅決貫徹中央指示精神,召開干部會議,討論發展和堅持游擊戰爭的戰略規劃,報請黨中央審批。毛澤東在復電中表示,完全同意山東省委所制定的戰略計劃,希望按這個戰略計劃去實施。從此,山東開始了有計劃地全面創建根據地的新階段。

  這一時期,起義武裝在山東大地風起云涌,各抗日武裝名稱不一。毛澤東敏銳地看到,這種不統一對發展極為不利,6月6日電示:“山東的基干武裝應組建支隊,恢復使用八路軍游擊支隊番號,目前可組成四至五個支隊,縣區武裝則以支隊領導下的游擊隊名義出現,用抗日聯軍名義不好。”此電發出后,仍感不放心,8日又發一電,強調“凡屬我黨領導,已取得廣大群眾擁護,又鄰近友黨友軍之游擊隊,以用八路軍名義為宜。”山東省委對各地武裝實行統一領導,以起義武裝為基礎組建支隊,把起義武裝建設成為中共領導下的人民軍隊。

  是月,根據徐州失守后的形勢,中共中央決定重組山東省委。數日后,又決定將山東省委擴大為蘇魯豫皖邊區省委。8月,根據毛澤東“派一批軍政干部到山東工作”的指示,“八路軍魯東游擊縱隊指揮部”在延安組建,張經武任指揮,黎玉任政委。這是“八路軍山東縱隊”領導機關的前身。同月21日,張、黎帶領中央分配給山東的165名干部(其中紅軍干部20人)開赴山東。毛澤東還擬派第115師第685團隨張、黎到山東。

  入秋,日軍向武漢、廣州發動猛烈攻勢。10月1日,八路軍總部電示,原定第685團入魯計劃暫停,第115師全部出鄂魯皖地區參戰,配合國民黨軍保衛武漢。不知此時赴山東途中的張經武等是否知道這份電報,10月11日,他們在途經山西黎城時電告中央,仍強烈要求“迫切需要派一個主力團到山東”。

  張、黎率領的這個精干的縱隊領導機關,于11月中旬抵達魯中。12月27日,在“魯東縱隊”領導機關的基礎上,山東縱隊(簡稱山縱)在沂水縣西部的王莊宣告成立,張任指揮,黎任政委。所屬部隊整編為10個支隊,另3個團,共25個團24500人,還有地方武裝1萬余人。(《八路軍山東縱隊史》,9~10頁,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山縱的創立,標志著山東人民起義武裝已由若干分散的游擊隊成為在戰略上統一指揮的游擊兵團。

  與此同時,黨中央根據形勢的變化,決定改蘇魯豫皖邊區省委為山東分局(郭洪濤仍為書記)。山東分局建立起沂蒙山區、清河區、膠東蓬黃掖地區等3塊抗日根據地以及魯南、湖西、泰西、魯東南等若干塊抗日游擊根據地。到1939年底,山縱共作戰2000余次,斃傷日偽軍4.1萬余人,收復城鎮20座。山東八路軍(含冀魯邊區和魯西北地區)已達近6萬人,黨員總數達1萬余人。

  山東縱隊是一支在沒有八路軍主力支持的情況下,由黨領導廣大人民舉行武裝起義而創建與發展起來的較大的武裝力量,初步開創了多塊抗日根據地。這是山東根據地的一個顯著特點。

  派八路軍主力部隊到山東

  1938年2月初,毛澤東提出了八路軍主力部隊進入山東、依托魯南向徐海地區發展的設想。15日,他決定派第115師分三步向河北、山東等地進軍:“第115師全部向東出動”,“兩旅并列,分數路突然渡河,轉入山東境內,在津浦路之東的山東全境作戰,并以魯南山地為指揮根據地,并發展至徐海南北”。(《毛澤東軍事文集》第2卷,157頁。)

  2月17日,毛澤東征詢朱德、彭德懷的意見:“對第115師出河北意見如何?”21日,毛澤東致電朱、彭并林彪第115師、賀龍第120師、劉伯承第129師和時駐漢口的周恩來等:“長期抗戰的戰略支點有山西區、鄂豫皖區、蘇浙皖贛邊區、陜甘區、鄂豫陜邊區、湘鄂贛邊區等六處……必須力爭建立抗戰根據地的主要戰略支點,而以蘇魯邊區、冀南區、熱冀邊區、大青山脈區輔助之……因此三個主力師位置,大體上應預擬一個位于鄂豫皖區,一個位于鄂豫陜區,一個位于陜甘區,即兩個在內線,一個在外線。”(《毛澤東軍事文集》第2卷,160頁。)由此可見,此時毛澤東在兵力戰略部署上的鼎立之勢,是鄂豫皖、鄂豫陜、陜甘三個地區,還沒有真正把山東作為主要根據地來考慮。派部隊去山東的目的,并不是因為山東缺少主力部隊,而是過路,然后依托魯南向徐海地區發展,“轉入安徽,以鄂豫皖邊為指揮根據地,為保衛武漢而作戰”,“第115師最后準備轉入豫西與鄂西”。

  就在毛澤東重點策劃第115師主力出河北東進之時,3月1日,第115師直屬隊路過山西省隰縣時,林彪負傷,師長一職由陳光代理。 

   

  徐州會戰結束后,5月20日毛澤東致電朱德等:“山東方面已發展廣大游擊戰爭,已派張經武、郭洪濤率軍政黨干部五六十人及電臺兩個去……那邊民槍極多,主要是派干部去,派得一兩個營去作基干則更好,但須準備長期留下,不還建制。”(《毛澤東軍事文集》第2卷,225頁。)就在這個月,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等著名文章,其中論述了建立抗日根據地的重要性,列舉了“已經建立或正在建立或準備建立的長白山、五臺山、太行山、泰山、茅山等根據地”,指出:“這些根據地將是抗日游擊戰爭最能長期支持的場所,是抗日戰爭的重要堡壘。”毛澤東在這里所說的泰山根據地,即是魯中抗日根據地。

  6、7月間,在冀南地區的以第115師第343旅第685團2營為基礎組成的第5支隊(又稱永興支隊,支隊長曾國華)、第129師工兵連與抗大分校的48位干部組成的津浦支隊(支隊長孫繼先),奉命挺進山東省北部德州附近的冀魯邊區。他們是最早進入山東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前鋒。7月上旬,這兩個支隊到達樂陵縣、寧津縣,協同當地中共組織領導的抗日武裝開展游擊戰爭,初步打開抗戰的局面。

  為統一領導冀魯邊區的武裝斗爭,毛澤東決定調第343旅政委蕭華率一批干部到這一地區。第115師對此事極為重視,迅速抽調一批干部隨蕭華前往。其中有補充團團長鄧克明、政委符竹庭和第343旅政治部的周貫五、王輝球、王敘坤、劉賢權等共約100余人。9月下旬,蕭華率隊到達樂陵,受到與共產黨友好的縣長牟宜之的歡迎,隨即成立了冀魯邊區軍政委員會,提出了創建冀魯邊平原根據地的任務和大發展的方針。并將當地各種武裝力量合編為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蕭華任軍政委員會書記、縱隊司令員兼政委,共計1萬余人。到1938年底,開辟了以寧津、樂陵為中心,包括滄縣、鹽山、慶云、東光、南皮等縣的冀魯邊平原游擊根據地。

  敵后游擊戰爭的蓬勃發展,嚴重地威脅著日軍的后方,迫使其在1938年10月侵占武漢、廣州之后,不得不將其主要力量轉向敵后戰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山東根據地,在敵后抗戰中的戰略地位愈顯重要。而山東起義后組織的武裝既缺乏經驗,又缺少干部,因此,派主力去山東已經刻不容緩。11月,毛澤東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明確提出“派兵去山東”,在批評“一切經過統一戰線”的口號時指出:“在敵后,只有根據國民黨已經許可的東西(例如《抗戰建國綱領》),獨立自主地去做,無法‘一切經過’。或者估計國民黨可能許可的,先斬后奏。例如設置行政專員,派兵去山東之類,先‘經過’則行不通。”(《毛澤東選集》第2卷,539頁。)

  為打通華北與華中、魯南與蘇北的聯系,毛澤東決定再派一部分主力部隊到山東。11月25日致電彭德懷,命令第115師師部率第343旅第685、第686團迅速進軍山東,指出:“陳羅率師部及陳旅主力(兩主力團)全部去山東、淮北為適宜……陳羅東開時,擬分布于新老黃河間廣大地區,包括津浦(路)東西、膠濟(路)南北在內。”12月間,八路軍總部致電陳、羅,要求已到達晉東南附近的第685團以蘇魯支隊名義先行入魯。蘇魯支隊先期到達了位于蘇魯豫皖四省結合部的魯西南微山湖以西地區,與湖西人民武裝起義組成的山東抗日義勇隊第二總隊合編,改稱蘇魯豫支隊,擴大和鞏固了湖西抗日根據地。

  按照黨中央“鞏固華北、發展華中”的戰略決策,第115師師部及主力奉命挺進山東。師部和第686團在代師長陳光、師政治部主任羅榮桓率領下,于12月20日晚從晉西靈石縣雙池鎮出發東進,向山東進發。此時,中央任命羅榮桓為第115師政治委員。1939年1月18日,毛澤東指示:“第115師已到范縣,今后該師工作劃歸山東分局指揮。”3月1日,陳光、羅榮桓奉命率第115師師部及第686團進入魯西地區。3月12日,羅榮桓在師干部大會上的報告中,提出了在泰西地區創造抗日根據地的任務。

  第115師主力先后分3批挺進冀魯邊、湖西和魯西地區以后,連續給日偽軍以有力的打擊。樊壩、陸房、梁山戰斗的勝利,實現了毛澤東提出的“派兵去山東”、“先斬后奏”的戰略意圖。5月,陳光、羅榮桓又率部由魯西挺進魯南地區。第686團等部攻占了魯南山區的白彥鎮,粉碎了日偽軍的三次進攻。此后,他們與山東縱隊協同作戰,多次打退日偽軍的“掃蕩”以及國民黨頑軍的進攻。

  第115師的入魯,對于堅持和發展山東的抗日游擊戰爭,建設山東根據地,起了重大作用。日軍十分恐懼,專門印發了《對陳光部(第115師)作戰研究》。第115師主力與山東縱隊一起,在山東人民支持下,抗日根據地更加擴大。此時,中共中央北方局在給毛澤東和各大戰略區領導人的電報中對山東根據地有如此評價:“山東是華北持久抗戰的重要戰略據點之一,是開展華中與新四軍打成一片的樞紐,是八路軍兵力、槍支、經濟補充與開展的重要地區。”

  統一山東和蘇北八路軍各部隊的軍事指揮

  自第115師入魯后,在山東主要有115師和山東縱隊這兩支黨的武裝,是同屬于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領導的兩個戰略單位,在軍事指揮上是平行的兄弟部隊。這時在山東的軍事力量,除日偽軍外,還有蔣介石國民黨10余萬正規軍和地方武裝,他們限制八路軍向南發展,以防同新四軍連成一片。面對嚴峻的斗爭形勢,山東的中共抗日武裝力量急需加強集中統一領導。

  (1)派徐向前、朱瑞到山東組建八路軍第一縱隊,統一指揮山東、江蘇及冀魯邊區八路軍各部隊。

  為統一領導、統一作戰指揮,1939年5月中央決定:“組織八路軍第一縱隊,統一指揮新黃河以北山東境內及蕭華區各正規部隊及各游擊部隊。以徐向前為司令員、朱瑞為政委。”6月29日,徐、朱一行到達沂蒙山區。8月1日,通電發表八路軍第一縱隊成立。10日、18日,《大眾日報》刊登徐、朱就職通電。(《徐向前傳》,374頁,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

  建立八路軍第一縱隊的目的,在于統一領導指揮山東縱隊、第115師、冀魯邊東進抗日縱隊以及蘇北的抗日武裝力量。但由于各部隊分散各地,在戰爭環境中做到統一指揮是很難的。徐向前在回憶錄中寫道,各部“均獨擋一面,距離我們較遠,又能同黨中央和總部直接聯系,因而相對保持其獨立性,也是不奇怪的。我和朱瑞同志的領導重心,放在山東縱隊”。(徐向前:《歷史的回顧》,640頁,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1939年秋,一縱領導機關與山縱領導機關合并,以一縱名義指揮和領導山縱所屬各部隊,山縱名義仍保留。

  此后,毛澤東又多次就山東的軍事工作、根據地創建、政權建設、黨的建設作出指示。12月6日,在《對山東的軍事工作的意見》電文中指出,要努力擴大山東縱隊,以求迅速地正規化。1940年1月28日,指示要“把發展武裝力量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現在能夠發展武裝的地區主要是山東與華中。第115師應分配干部與兵力到山東全境去,“集中一切力量,為發展武裝、建立根據地而斗爭,乃是你們最主要最主要的任務”。(《毛澤東軍事文集》第2卷,509~510頁。)

  將山東作為鞏固的根據地,以圖向華中發展,是毛澤東自抗戰以來全力謀劃的戰略大格局。他在給第115師的電報中尤其強調:“你們現在的根據地是山東,將來發展方向是華中。你們的任務是堅持山東根據地,同時不忘記向華中發展。”(毛澤東致陳光、羅榮桓等的電報,1940年10月17日。本文所引文電,原件均存解放軍檔案館。)9月10日,毛澤東又指示:“應仿照華北百團戰役先例,在山東及華中組織一次至幾次有計劃的大規模的對敵進攻行動……給予200萬友軍及國民黨大后方與敵占區千百萬人民以良好之影響。”山東軍民堅決貫徹這些指示,根據地和人民武裝迅速擴大。1940年夏,正式建立了基本以一省的行政區劃為主體的山東抗日根據地。

  (2)指示成立山東軍政委員會,以分局會議為統一山東黨政軍民的領導機關。

  1940年6月初,徐向前接中央通知,回延安準備出席黨的七大會議,離開了山東。因為徐的離開,山東又缺乏統一的領導。

  綜合分析這一時段延安和山東來往密集的文電,可看出毛澤東對于山東根據地的軍事指揮和組織領導是頗費心思的,特別是關于第115師領導機關的組成。首先,6月22日任命肖華為師政治部主任。接著,又就師參謀長等任命,征求意見。7月18日,彭德懷致電毛澤東,建議:“如林彪能立即調回更好,否則我建議劉伯承去華中,以徐向前任第129師師長,山東暫由陳、羅統一指揮,將來林彪回時去山東統一指揮。”陳、羅向中央報告師干部的重新配備情況,其中有“擬調陳士榘任師參謀長”的建議。8月8日,中央指示:“(山東)分局、山縱、第115師師部應當靠攏住……陳、羅參加分局為委員,實際上統一軍事領導。”28日,中央又來電明確指出:山東今后應“鞏固與擴大第115師與山縱,使兩部打成一片,堅持山東根據地,并在將來必要時,準備再調一部向蘇北發展。故山東是你們的基本根據地,華中則是你們的準備發展方向。”第115師入魯時,毛澤東和中央曾有讓該部從山東繼續南下的設想。在“山東是你們的基本根據地”的指示下達后,任務已經很明確,第115師要在山東扎根了,所以,統一山東的領導和指揮的問題也就更為迫切。

  9月,第115師在費縣西北桃峪召開支隊和旅以上高級干部會議。會后,陳光、羅榮桓的《第115師在山東工作總結》,其中提到了與山縱攜手建設山東根據地的問題。此后,為了增進了解,交流經驗,第115師和山東縱隊之間進行了干部交流,并互相派人到對方部隊觀摩學習。對于桃峪會議工作總結,毛澤東給予充分肯定。10月4日,羅榮桓以個人名義致電八路軍總部并轉中央,表示完全接受總部對第115師工作的意見,同時要求將他調離山東去延安學習。17日,毛澤東等復電指出:“第115師有極大的成績,你們的總路線是正確的。你們均應繼續安心工作,目前沒有可能提出學習問題。”

  1941年2月7日,中央軍委頒布《八路軍、新四軍之軍政委員會條例》,決定在軍、師、旅、團及縱隊、支隊、軍區、分區等級成立軍政委員會,作為每級的集體領導機關。毛澤東特別致電朱瑞、陳光、羅榮桓:“第115師、山縱各分別成立軍政委員會。全山東再成立統一的軍政委員會(不稱軍委),統一山東軍隊之領導。人選由你們提出,經軍委批準。”山東方面很快上呈了成立軍政委員會的建議方案。 

   

  為統一和加強山東八路軍抗日斗爭的作戰指揮,毛澤東在8月起草的一份電文中指出:“為保障華北、華中聯系,必須加強山東。我軍在山東力量近8萬人,而作戰指揮至今尚未統一。”為此決定:“(1)分局、第115師部、山縱指揮部靠近,以便經常開會,以分局會議為統一山東黨政軍民的領導機關,山東分局暫時由朱瑞、羅榮桓、黎玉、陳光組成,朱瑞為書記。(2)山東縱隊歸第115師首長指揮,配合作戰。(3)將山縱、第115師兩個軍政委員會合組為山東軍政委員會,決定羅榮桓、黎玉、陳光、肖華、陳士榘、羅舜初、江華(即黃春圃)7人為委員,羅榮桓為書記。”(中共中央書記處、中央軍委致電陳光、羅榮桓、黎玉、羅舜初、朱瑞等,1941年8月19日。)12月6日,毛澤東又致電山東:“努力擴大山東縱隊……以便鉗制敵人,逐步補充主力,使主力從地域性上解放出來,以便應付較大戰斗。”毛澤東關于主力兵團和地方兵團相結合,正規軍和游擊隊、民兵相結合,武裝群眾和非武裝群眾相結合的全民抗戰的指示,為山東軍民抗戰指明了前進的道路。

  從1939年初開始,中共中央、毛澤東相繼作出了在山東各地迅速建立抗日民主政權的決定。7月26日,行使政府職能的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簡稱省戰工會)成立。年底,相繼建立和發展了魯西、清河、魯南、魯中、湖西、膠東、冀魯邊、濱海等8大根據地,人口約1200萬,面積達3.6萬平方公里,根據地迅速擴大,山東根據地與華中根據地連接了起來。抗日民主政權建設和山東八路軍部隊的空前發展,標志著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全面形成。

  (3)派劉少奇到山東指導工作,指揮整個山東及華中黨政軍全局。

  從1941年開始,山東根據地成為日軍重點“掃蕩”和摧毀的目標之一。此時,國民黨頑固派也掀起反共高潮,不斷挑起事端,使山東八路軍腹背受敵,處境極為艱難。形勢的突然惡化,也使得中共山東分局領導人之間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出現了分歧。對此,毛澤東深感憂慮,多次給予關懷、幫助和指示。

  1942年1月30日和2月2日,羅榮桓致電山東分局并報北方局和中共中央,建議分局召集一次擴大會,請中央派時在蘇北的劉少奇前來指導工作。劉時任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華中局書記(1941年5月前稱中原局)和新四軍政委。1941年1月至4月,山東曾受中原局領導,劉對山東情況有所了解。這時,恰好劉準備由蘇北返延安參加黨的七大。1942年2月4日,毛澤東致電劉少奇,山東“發生爭論為時已久……你經山東時請加考查,予以解決”。

  4月10日,劉少奇到達山東分局、第115師駐地濱海區臨沭縣朱樊村,山東黨政軍負責人分別作了匯報。劉少奇召開了有山東分局委員朱瑞、羅榮桓、陳光、黎玉以及第115師領導人蕭華、陳士榘參加的座談會,作了系統的指示。6月1日,毛澤東又致電劉少奇:“因沿途通過無保障,山東又缺乏統籌之人,故你不宜西進,亦不宜南返,以中央全權代表資格長駐第115師,指揮整個山東及華中黨政軍全局,似較適宜。”7月9日,毛澤東致電劉少奇,指出:“有一點須與你商酌的,即是山東的重要性問題……須估計日本戰敗從中國撤退時,新四軍及黃河以南部隊須集中到華北去,甚或整個八路(軍)新四(軍)集中到東三省去,方能取得國共繼續合作的條件(此點目前不須對任何人說),如此則山東實為轉移的樞紐。”(《毛澤東軍事文集》第2卷,681~682頁)在毛澤東的總體策劃、劉少奇的具體指導和幫助下,山東分局和山東軍政委員會召開聯席會議,討論決定了山東工作的戰略方針、部署問題。劉少奇到山東,對山東軍民勝利渡過抗戰的艱苦階段,推動山東工作的轉變起了關鍵作用,為山東根據地從困難走向勝利奠定了基礎。

  (4)指示整編山東縱隊,第115師統一指揮全山東部隊。

  為積蓄力量,堅持敵后長期戰爭,1942年1月17日,黎玉等在給中央的電報中提議整編山縱,成立山東軍區。1月20日,毛澤東在復電中表示同意,指示:“第115師統一指揮全山東部隊(包括軍區),山縱統一指揮全山東軍區所屬部隊(包括民兵),政治直接歸分局領導。”(中央軍委致彭德懷、左權、羅榮桓的電報,1942年1月20日。)2月13日,又電:“同意將山東縱隊名義撤銷,改為山東軍區……惟從膠東抽兵補第115師,似可從緩。”

  3月3日,毛澤東就山東軍事領導問題指示第115師領導人:“山東的軍事統一指揮,是要你們來負責的……今后山縱改為軍區,確定成為地方軍,你們對山縱務須尊重其地方性、游擊性,勿給以力不勝任的任務。”同日,又指示山縱:“你們應虛心向師部學習,接受陳、羅指揮……山縱現已決定為山東軍區地方性的部隊。”8月1日,山縱根據中央命令,改為山東軍區,黎玉任政委,王建安任副司令員。

  (5)賦予羅榮桓擔負山東根據地黨政軍民一元化領導的重任。

  陳光和羅榮桓在創建山東根據地斗爭中建立了卓越功勛。由于艱苦的戰爭環境,兩人都患有嚴重疾病,都提出過就地或回延安養病、學習的請求。陳光因患腦疾病,常被折磨的晝夜難以入眠,身體虛弱,1943年初他致電毛澤東:“為了獨立堅持山東根據地并開展新的局面,不致使黨的利益遭受損失與影響而慎重其事,軍事統一指揮請延安派人來,或由羅兼。因我轉入敵后以來約一年過程中,身體瘦如干柴。如繼續下去,確難以支持。”

  毛澤東準備讓羅榮桓擔負山東根據地黨政軍民一元化領導的重任。他征求在延安的楊勇等山東干部的意見,并與在太行山的彭德懷進行磋商。3月5日,彭德懷復電:“我們完全同意羅為政委兼司令、代師長,黎任副政委。”羅榮桓得知中央這一打算后,擔心不能勝任,于11日致電中央,要求準許他休養半年,但中央的決心已定。同日,中央決定以朱瑞為山東分局書記,以羅榮桓為山東軍區司令員兼115師政委并代師長,以黎玉為軍區副政委。3月12日,毛澤東復電羅榮桓:“中央已決定你任山東軍區司令兼政委代師長,陳光回延學習。你的病如果還不是很嚴重,暫時很難休息。”(原件存中央檔案館,中秘6卷48號。)中央決定成立新的山東軍區,原山東軍區與第115師合并,轄魯南、魯中、清河、冀魯邊、濱海、膠東6個軍區,第115師和原山東軍區所屬各部隊統一整編為13個主力團,一部充實地方軍。1943年9月根據中央通知,朱瑞赴延安參加黨的七大離開山東,羅榮桓擔負起山東黨政軍民一元化領導的重任。從以上來往電報看出,毛澤東對朱瑞、陳光、羅榮桓、黎玉的安排,既體現了對他們身體的關心,也全面考慮了加強山東根據地領導的大局。

  在以羅榮桓為首的山東分局正確領導下,黨政軍民更加團結一致,更加有力地展開全面的對敵斗爭,山東局面隨之發生顯著變化。1945年8月,山東八路軍向日、偽軍展開全面反攻,最終奪取了抗戰的全面勝利。

  山東抗日根據地在毛澤東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山東根據地的戰略樞紐作用,在整個抗日戰爭中非常突出,充分證實了抗戰爆發時毛澤東所說“山東游擊戰爭,戰略上意義重大”的論斷。八年抗戰中,山東根據地在毛澤東心目中一直都處在重要的戰略地位,在全國抗戰這盤棋上,有時還放在了首要位置。

  (1)充分肯定山東抗日根據地的成績并推廣其經驗。

  1938年6月,山東省委召開會議,制定了《發展和堅持山東游擊戰爭的戰略計劃》,報請黨中央審批。毛澤東電復:“這個戰略計劃很好,望照此去做。”山東縱隊成立后,毛澤東給予高度評價,他說:“山東工作在同志們艱苦創造中,已獲得巨大的成績,沒有八路軍和沒有足夠數量的具有軍隊經驗的干部幫助條件下,地方黨已經單獨創造出較有戰斗力走向正規化的軍隊,它將成為堅持山東抗戰的主力軍。”1940年2月7日,陳光、羅榮桓致電中央和軍委,匯報了反擊頑固派的情況。2月11日,當毛澤東看到這份電報后,立即親自起草了中共中央的復電,對山東的工作表示贊揚,電稱:“陳、羅七日電今日看到,所取方針是正確的,望堅決執行。”

  3月,毛澤東在進行新的戰略部署時,尤其重點強調:“鞏固著重于華北,發展則應著重于魯蘇皖豫鄂五省,目前請特別注意魯省。”“特別注意”四字反映出山東根據地在毛澤東心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1942年整風運動開始后,山東的做法得到了毛澤東的肯定。1944年5月13日,中央在《關于反對反奸斗爭“左”的錯誤給各地的指示》中指出:“山東分局運用這種坦白方法,取得很好的經驗。”11月,毛澤東給羅榮桓的電報特別稱贊,“你們的路線是正確的”,并向其他戰略區宣揚了山東的做法。

  抗戰末期,山東軍民連續幾次攻勢作戰的勝利,都得到了毛澤東的贊揚。1944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書記鄧小平等在致毛澤東的電報中指出:“半年來,勝利最大且最突出者是山東。”10月1日,毛澤東在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會議上說:“這幾個月我們的作戰,特別是山東有很大發展。”要求大家向山東抗日根據地學習。

  (2)山東軍區較早使用“解放軍”名稱,并得到毛澤東的復電首肯。

  1945年8月11日,毛澤東在起草以朱德總司令名義公開下達的命令中,首次使用了“解放軍”這一稱謂,并在12日延安《解放日報》上公布了命令全文,總標題為“延安總部命令各路解放軍向遼吉熱察綏等省挺進”。但是,由于此刻國內局勢尚不明朗,“解放軍”這一稱呼尚未推廣。如在8月11日朱總司令的第3號命令中提出此稱號時,還與八路軍番號并用。在8月13日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社論中,也是采取“解放軍、八路軍、新四軍”多種稱號混用。值得稱奇的是,山東八路軍在此時果斷地采用了“解放軍”的名稱。

  8月15日,羅榮桓、黎玉電告中央軍委、八路軍總部:“部隊番號一律稱山東解放軍某某師、某某旅。”17日,羅、黎電告各軍區并中央:“已由新華分社廣播我們作戰序列……山東軍區稱山東解放軍總部。”19日,毛澤東電告羅、黎等:“師旅編制,干部配備,作戰方向及山東解放軍名義,均照你們所擬辦理。旗幟仍舊。”9月8日,羅、黎電告中央軍委:“萬毅向東北挺進部隊,番號為中國解放軍東北挺進縱隊。”這是八路軍、新四軍各大戰略區在給中央的電文中較早正式使用“解放軍”的名稱,并得到了毛澤東復電的首肯和同意。

  (3)山東解放區的勝利,直接提高了毛澤東赴重慶進行國共談判的地位。

  8年抗戰,山東軍民共殲日偽軍51萬余人。中共黨員人數由抗戰初期的不足2000人發展到20萬人,占全國黨員1/5。山東的八路軍主力部隊發展到27萬人,還有50萬基干民兵和數百萬人民自衛武裝,組成了一支堅持獨立自主準備反攻的雄厚力量,成為一塊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比較完整的戰略區。8月28日,毛澤東由延安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9月15日,周恩來陪同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時宣布:“山東解放區迄今收復80余縣,均已實行民選縣長,治理民政,只等中央承認加委。”并提出,山東應作為由中共方面出任省長的四省之一(其他三省是河北、熱河、察哈爾)。山東根據地的存在和發展,為毛澤東在重慶談判中力爭主動增添了非常重要的砝碼。

  解放戰爭初期,蔣介石在部署國民黨軍的重點進攻戰略時,曾擺出“啞鈴”進攻陣勢,這兩頭分別是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陜甘寧邊區根據地和山東根據地,由此也充分說明了山東根據地的重要地位。

  (4)山東抗日根據地實力雄厚,給予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制定“進軍東北”的戰略目標以自信。

  1945年9月19日,黨中央確定“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全國戰略方針,決定集中全力爭奪東北地區,使之成為全國戰略總后方。而山東根據地的大發展有目共睹,豐富的兵員和較為豐厚的經濟實力,更加堅定了黨中央制定“進軍東北”新的戰略目標的必勝信心。為此,毛澤東和黨中央對山東根據地寄于厚望,賦予了兩大任務:向北,以山東為主要兵源和出發基地,抽調山東主力和干部搶占東北;向南,迎接華中局和新四軍主力北移山東,把國民黨沿津浦鐵路北上的部隊阻滯于山東地區。進軍東北的原八路軍、新四軍部隊共有11萬人,其中大部分來自于山東根據地。

  此后,這支由“東北人民自治軍”先后更名為“東北民主聯軍”、“東北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四野戰軍”的部隊,戰遼沈,奪平津,進軍中南,直下兩廣、海南,到全國解放時已經發展到154多萬人(不含1948年入關時留在東北地區的34萬人),相當于其他3個野戰軍兵力的總和。

  山東抗日根據地,因毛澤東和黨中央的正確領導而不斷發展壯大,在群星璀燦的全國各大戰略區中熠熠生輝。在毛澤東的點睛之筆下,山東抗日根據地成為全國抗戰的重要戰略支點,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在戰略大格局上關鍵樞紐,成為進軍東北、解放全中國關乎前途命運的重要前進基地。

  (作者為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大校)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高娜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网址在线|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 | 综合久久亚洲 | 一级国产 | 青青操原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三级 | 免费看国产片在线观看 |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视频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 |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91春色| 日韩欧美天堂 | 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 | 久草成人 | 影音先锋在线看片资源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 | 五月天婷婷色综合 | 成人h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1区 | 日韩一级视频 | 成人亚洲欧美 | 黄色av大片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狠狠干美女 | 日韩在线视频观看 | 欧美电影免费网站 | 久久久国产一级 | 亚洲aⅴ网站| 国产一级片 | 伊人网视频在线 | 91在线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小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观看 | 中文二区 | 欧美第一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