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曼青,原名于春溪,字靜濤,禹城市李屯鄉(xiāng)人,是禹城早期抗日武裝的締造者和領(lǐng)導者。 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37年冬任中共禹城縣第一屆委員會宣傳部部長、組織部部長。1938年7月,任中共禹城縣委書記。同年,任八路軍129師獨立旅禹城武裝工作團團長。 1939年4月,調(diào)任范筑先抗日游擊總隊4營教導員。同年7月在截擊日軍時犧牲,時年23歲。
1939年3月,剛剛經(jīng)歷過敵人大掃蕩,主力部隊已轉(zhuǎn)移到大別山區(qū),但八路軍129師禹城武裝工作團的30多名傷員無法隨隊轉(zhuǎn)移。時任工作團團長的于曼青便把他們委托給禹城縣朱莊自衛(wèi)團團長孫德林,安排在朱莊的一個廟里養(yǎng)傷。
朱莊有個偽村長名叫朱金良,仗著偽軍的勢力橫行鄉(xiāng)里,竟阻攔傷員進莊,胡說什么“廟宇是神圣之地,是祭祖的地方,不能進傷兵”。孫德林怕傷員有危險,只好將他們背到自己家里。朱金良仍不放過,在大街上罵罵咧咧,揚言要去報告敵軍,對藏匿八路軍傷員的人絕不客氣。孫德林聞訊,急忙找到于曼青商量對策。
當時,于曼青帶領(lǐng)武裝工作團部分隊員正在蘆堂休整,聽完孫德林的匯報,經(jīng)過仔細考慮,便把肖金淦、彭玉泉、朱海3名隊員找來商定:要鎮(zhèn)壓地方上的反動勢力,必須當機立斷鏟除朱金良這條 “地頭蛇”。他隨手寫了一張 “因認賊作父,圖謀殺害抗日志士,特處決漢奸朱金良以儆通敵者”的布告,交給3人去執(zhí)行。
丁寺大集上,朱金良正在酒店邀請偽軍連長孫蘭閣喝花酒,酒興正濃。朱海挑開簾子走了進來,裝作神秘的樣子笑著對朱金良說:“金良哥,我給你說個好事。”朱金良不知是計,隨后走出店門,看見彭玉泉正在門外溜達,先搭訕道:“玉泉二哥也來了,有什么貴干呀……”彭玉泉借機把朱金良引到無人處,隱蔽在路旁的肖金淦,一步竄上前來舉手一槍,把朱金良打倒在地上,彭玉泉怕他未死又補了一槍。隨后,他們在朱金良尸體上貼上于曼青寫的布告。
除掉朱金良這一大害,當?shù)厝罕娕氖址Q快,其他惡霸、地頭蛇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于曼青幫助孫德林籌糧、買藥,使傷病員在群眾精心護理下很快痊愈歸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