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學(1921-1939)山東臨淄區朱臺鎮大夫店人,中共黨員。1938年7月,任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三支隊十團三營七連政治指導員。1939年,在太河慘案中被害。
少時就有憂國之心,識見不凡。1933年,在縣立一小讀書時,就以筆名“頹垣”寫文章,寓意中華民族危如頹垣殘壁,亟須合力補救。1934年,他考入濟南鄉村師范。1935年冬,北平學生掀起的“一二·九”愛國運動波及全國,陳大學身先響應。他參加了本校“抗日救國會”和“抗日民族解放先鋒隊”,并和景曉村等同學一起組織讀書會和時事座談會,辦墻報,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
1937年秋,日軍長驅直入,德州失守,濟南告急,學校停課。陳大學回到家鄉,就讀于臨淄縣立初級中學,與連東壁等同學組織“挺進社”,創辦“挺進報”,繼續進行抗日宣傳活動。10月,毅決參加了李人鳳等人組織的“臨淄縣青年學生抗日志愿軍訓團”。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7月,擔任了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三支隊十團三營七連政治指導員。1939年春,中共清河區特別委員會選調了62名軍政干部,由三支隊政治部主任鮑輝和潘建軍團長帶領去沂水縣岸堤村入山東抗日軍政干部學校學習,并由十團三營營長呂乙亭率四、七兩個連隊前往護送。3月30日上午9時許,當這支三百余人的隊伍行至太河村村西圍墻下時,突然遭到國民黨頑固派王尚志部的伏擊。呂乙亭營長當即犧牲。四連連長許子敬和排長馬洪貞、房冠廉率前衛排及去干校學習的孫曉東等38人奮力拼殺,沖出重圍。其他大都壯烈犧牲或被俘。
陳大學被俘后,在峨莊(今淄川區境內)敵人司令部里,面對王尚志,大義凜然,慷慨陳詞。敵軍法處長于經武把陳大學等11名連級以上干部視為“要犯”,分別關押,親自刑訊。敵人為逼他就范,先是不給飯吃,施以餓刑。繼而則用6根鐵絲擰起來抽打他。就這樣一連折磨了他7天7夜,幾度死而復蘇。敵人看硬的不行,又用軟的。敵政治部副主任李資廉過去是陳大學的教師,也出面勸降,當即被嚴詞拒絕。窮兇極惡的國民黨頑固派無計可施,于1939年4月8日,王尚志命令他的特務大隊長趙繼堯,把陳大學等5位抗日志士集體殺害在臨朐縣城西黃山村南門外洱河灘上。刑前,陳大學高呼革命口號,表現了一個年輕的共產黨人凜然正義的高尚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