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克智同志,1910年出生于山東省牟平縣東關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因家中生活艱難,他曾在牟平縣一帶的軍閥劉振年部當兵。1926年山東軍閥張宗昌與劉振年火并時,姜克智逃離舊軍隊,來到黑龍江省虎林縣楊崗落戶務農。1933年春,日本侵略者占領虎饒地區,姜克智不甘當亡國奴,他約一些志同道合的鄉親揭竿而起,反抗侵略者。但這支小隊伍卻常受到附近地主武裝和山林匪徒的襲擾、欺壓,難以開展活動。
1934年夏,在中共饒河中心縣委領導下的饒河反日游擊隊,經過第二次改編以后,隊伍迅速發展壯大,連戰連捷,在群眾中影響很大。姜克智積極與游擊隊聯系,要求參加游擊隊一起戰斗。1935年9月,當饒河游擊隊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四軍四團時,姜克智正式參加了四團,擔任排長。1936年4月,四團再次擴編為四軍二師,姜克智任師部政治保安連連長,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6年日本侵略者在虎饒一帶除了頻繁的軍事行動以外,還開始實行“歸屯并戶”、“保甲連坐”、“堅壁清野”等一系列高壓統治手段,妄圖圍困我抗聯部隊。針對這一斗爭形勢,上級決定,命二師分三路開展活動。到同江、富錦一帶進一步擴大游擊區,以粉碎敵人的圍困計劃。姜克智率政治保安連隨師部到虎林地區活動,與在富錦、同江地區的大部隊相呼應。他們在極困難條件下,先后在黑咀子、倒木河、大荒山等地,多次重創日偽軍,共消滅敵人百余名,繳槍三十余支,打壞輕重機槍三挺。
同年11月七軍正式成立,姜克智率政治保安連隨軍部活動。翌年3月5日,姜克智帶隊隨軍長陳榮久去攻打住在西林子溝口的日偽工作班,不料敵人聞訊逃走。陳軍長率隊到小南河天津班召開軍事會議。第二天清早,哨兵發現來了十八張馬爬犁,載有三十多名日軍。陳軍長下令截擊這股敵人。姜克智率全隊搶占有利地形后,隱蔽待敵。半小時后敵人進入射程,姜克智一聲令下,長短槍一齊開火,打得敵人蒙頭轉向。一個日軍趕著爬犁往溝里鉆,被我兩名戰士趕上去消滅掉了。接火不久,就打死了二十多個日軍。正在這時,三百多名偽軍從后趕來,將我軍陣地包圍,并用火力封鎖了我軍往山上去的退路。副連長侯培林負了重傷,他不肯下去,倚著半截松樹唱起戰歌,鼓舞大家堅持戰斗,直到最后犧牲。陳榮久軍長也負了重傷。姜克智和戰士們強忍悲痛、頑強地戰斗著。在隨后趕來的一團四十多名戰友支援下,一直堅持戰斗到天黑敵人撤走。這一仗打死了日本饒河參事官大穗以下日、偽軍三十多名,繳獲三百余發子彈和一部分軍需物資。這次戰斗之后,姜克智同志被提升為七軍一師一團團長。
饒河縣西林子溝里,敵人設置了一個警察署,并配備了一支三十多人的警察隊,還有一個日偽工作班。他們平日魚肉百姓,無惡不作,西林子、小南河一帶的群眾恨透了他們,曾多次要求部隊拔除這個毒釘子。小南河的紅槍會也積極要求參加戰斗。七軍領導研究后,決定聯合紅槍會共同攻打西林子,并任命姜克智同志為這次聯合作戰的總指揮。4月22日凌晨兩點,部隊急行軍到達西林子。姜克智按計劃布置了隊伍,先行出發的三十多名先鋒隊在我內線接應下,分頭摸入警察署東、西兩院,然后里應外合,同時行動。但由于紅槍會會員沒有經驗,先鋒隊剛剛摸進去,他們就迫不及待地喊起了“殺!殺!”結果使敵人有了防備,致使戰斗拖延了七、八個小時才結束。這次戰斗共打死敵人三十四名,包括一名日軍指導官。戰士們還燒了警察大隊。通過這次戰斗,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提高了我軍的政治影響,鼓舞了群眾的革命斗志,還開創了抗日軍隊和紅槍會廣大農民聯合作戰的新局面。
1935年5月,七軍一師一團奉命和三師一起,到富錦開辟新游擊區。5月中旬到達富錦縣二道林子,駐扎在白家大院。駐富錦敵軍聞訊趕來“討伐”,我軍迅速做好迎敵準備。首先燒掉了臨近的公路橋,切斷了敵人的汽車運輸線,然后在白家大院西北一個大崗子上布署了兵力。一師一團在姜克智同志帶領下,奉命據守大崗南頭。富錦敵人出動了四百余名兵力,妄圖憑借武器和人數的優勢,一舉將我消滅。戰斗開始后,姜克智同志指揮戰士們把敵人放近再打,充分發揮步槍、匣槍、手榴彈等輕武器的威力。激戰中,敵人一度突破了三師九團陣地,使一團腹背受敵。但一師警衛連跑步趕到又奪回陣地。在整個戰斗過程中,姜克智同志臨危不懼,始終沉著冷靜地指揮部隊打擊著敵人。經過半天戰斗,終于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殲敵二百人左右,我方僅傷亡五人。此次戰斗之后,使七軍較順利開辟了富錦游擊區。
1938年九月下旬,七軍軍部獲悉日軍一名高級官員,將由撫遠乘船去撓力河畔的小佳河大集團部落視察。七軍代理軍長崔石泉立即帶領姜克智同志和三十多名戰士,趕往撓力河邊的西風咀子去阻擊這股敵人。部隊趕到西風咀子后,從漁民口中得知,敵人汽艇已向上游開過去了。撓力河是烏蘇里江的一個支流,河道狹窄多彎,兩岸柳棵叢生,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但這一帶是一片平原,部隊行動容易暴露目標,附近又有敵人的公路線,一旦被發現,敵大部隊很快就能趕到。針對這個情況,崔軍長和姜克智同志一起研究了一個打速決戰的方案。姜克智同志帶戰士們在岸邊一塊高地的柳棵叢中挖好了掩體,連夜埋伏下來。第二天下午,敵汽艇返回撫遠,行至西風咀子時,突然遭到我抗聯戰士的猛烈襲擊。這次戰斗,擊斃日軍日野少將以下三十九人,繳獲步槍二十七支,短槍十支,子彈四千多發,望遠鏡一架,輕機槍一挺。
同年7月,姜克智同志被任命為抗聯七軍一師副師長。
1938年秋,一師再次去同江、富錦地區活動,姜克智同志率隊在同、富交界的臥虎里山西唐家油坊駐扎。后來被敵特探知,竟派出四百多人前來“討伐”。姜克智同志為了減少群眾損失,將隊伍撤向唐家油坊后的五頂山。五頂山山勢比較陡峭,南麓與臥虎里山相連,西臨草甸子。姜克智同志帶領一、三團共計二百來人,退到山頂據守。敵人又從同江、富錦一帶用汽車不斷增兵,把這個不大的山頭團團圍住。戰斗從上午十點左右打響,到下午四、五點鐘時,已打退敵人多次沖鋒。戰士們剩下的子彈已經不多了。姜克智同志檢查了全陣地彈藥情況以后,告訴大家不要再輕易開槍,要準備好石頭。當敵人再次沖鋒時,大塊石頭凌空而下,砸得敵人腦漿迸裂、血肉橫飛,其余的連滾帶爬地退了下去。這時敵人也覺察到我抗聯戰士子彈打光了,于是采用化整為零的方法,三三兩兩地向山頂蠕動上來。這時天色已經暗下來了,姜克智派出一支小分隊,隨著滾石從山的西坡打開了一個缺口,然后率部隊悄悄撤下山去。當敵人摸到山頂時,天色已經黑盡,敵人之間皆誤認為對方是我抗聯戰士,互相撕殺起來,打得非常激烈。而一師的戰士們,卻安全地往山西面的草甸子里轉移了。姜克智同志騎在馬上,隊前隊后的照顧著戰士、傷員。當他正詢問一個傷員時,不幸被流彈擊中頭部犧牲,時年二十八歲。
戰友們含著熱淚把烈士的遺體掩埋起來,黑暗中,大家佇立在烈士墓前,不忍離去。
姜克智同志為祖國的獨立、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寶貴生命,讓人民世世代代永遠紀念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