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av片人久久久_日韩一区二区三区av_日韩欧美字幕_日韩在线_网站国产_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手機APP微博二維碼

泰西抗日武裝起義

2015-06-23 17:18:00來源: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作者:

泰西抗敵自衛團成立地—空杏寺遺址

泰西武裝起義紀念碑

泰西抗日武裝起義示意圖 

 

張北華

遠靜滄

 

崔子明

  泰西武裝起義舊址位于肥城市儀陽鎮空杏寺村的空杏寺西院內,是一處近現代重要歷史事件舊址,1994年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由空杏寺村保護管理。1938年1月1日泰西共產黨員及各界仁人志士根據中共山東省委指示,首先在夏張舉行抗日武裝起義。十余日后,泰安、肥城等地數支起義隊伍匯集空杏寺,宣布成立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公推張北華任主席、遠靜滄任政治部主任。同年5月,建立了以段君毅為書記的泰西特委,11月底,統一改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六支隊,成為一支有四千余人的山東抗戰勁旅。1992年肥城市政府撥專款對空杏寺西跨院的泰西武裝起義舊址進行了維修,制作展出泰西抗日戰斗的有關圖片,現已成為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筑保存完整,結構穩定。

  泰西抗日武裝起義

  抗日戰爭初期的泰西地區,主要包括今泰安市津浦鐵路以西的郊區、泰山區部分、寧陽縣大部分和肥城、東平、長清、平陰、汶上、梁山等縣市。境內泰(安)肥(城)、平(陰)、(東)阿、大峰三大山區鼎足分布,泰肥寧、東汶兩大平原綿延廣闊、運河、汶河縱橫貫穿,東平湖泊一望無際。該地區東依泰山連接魯中,西跨黃河地緣魯西,南臨魯西南重鎮濟寧,北靠山東省會濟南,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在60年前的1938年1月1日,這一地區的黨組織,按照中共山東省委的指示,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各階層愛國人士,在日軍入侵中國、國家民族面臨危亡的緊要關頭,勇敢地舉起了武裝抗日的大旗,成功地發動了泰西抗日武裝起義,建立了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堅強的抗日武裝,在山東人民的抗戰史上譜寫了光輝的歷史篇章。

  一、 泰西起義前的社會形勢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挑起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以此為開端,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日軍首先占領平(北平)津(天津)地區,又迅速大舉南侵。沿津浦鐵路南侵的日軍很快逼迫魯北一帶,軍閥出身的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兼第三路軍總指揮韓復榘指揮的10余萬國民黨部隊,未作有效抵抗便棄地南撤,致使日軍10月初占領德州,中旬占領濟陽,陳兵黃河北岸,逼近濟南。山東形勢危急。

  七七事變后,中共中央于7月8日發布"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號召全中國同胞團結起來,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本的侵略。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推動和全國抗戰形勢的影響下,9月下旬,國共全作的抗戰局面正式形成。此時,中共山東省委根據中共中央和北方局的指示,制定了發動抗日武裝起義,并于10月從濟南遷來泰安,領導和部署全省的抗日救國斗爭。

  此時的泰西地區,具有發動抗日武裝起義有利的政治條件和社會基礎。其一,泰西人民有反抗階級壓迫和民族侵略的光榮傳統。近代以來曾發生過反抗官府增加田賦的農民斗爭,殺死外國傳教士的"肥城教案"和有廣大知識分子職員群眾參加的五四反帝愛國運動等。其二,在當時戰亂和土匪蜂起的年代,民間藏有大量亂兵遺棄和為防匪防盜購買的槍支武器。其三,泰西人民在共產黨的影響下初步經受了革命斗爭的洗禮。泰安縣自1926年就建立了黨的組織,并在此后曲折的斗爭中得到發展。黨領導人民群眾先后開展了以抗捐抗稅、反對剝削、反對貪官污吏為內容的農民運動和濟南五三慘案之后的反日斗爭等。其他各縣深受影響。另外,肥城、長清、汶上等縣的一些在外地求學的知識分子有不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們以各種途徑和方式在本地擴大了黨的影響。提高了群眾的民族和革命意識。其四,最重要的一條是,泰西地區黨的力量這時得到恢復和加強。在30年代前半期,泰安黨組織幾遭破壞,一批黨員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入獄,一批黨員與黨失掉聯系四處隱蔽,黨的斗爭陷入低潮。隨著民族危機的日益加深和以國共兩黨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處于隱蔽狀態的共產黨員紛紛找到黨的組織,投入到家鄉的抗日救亡斗爭之中。在獄中的黨員,也經過共產黨與國民黨政府的談判而獲釋出獄,按照省委要求,回到家鄉建立組織,開展抗日活動。肥城、長清等縣在外地入黨(有的也被捕入獄)的黨員也都回家鄉投入抗戰行列。泰安縣西部地區的黨員有崔子明、李鶴年、武冠英、王仲范、李介人、張魁三等,肥城縣有張維之、徐麟村、李文甫、王少芬等,長清縣有夏頁文、魏金三等。這時東平縣在省委工作委員會。這就為發動組織抗日武裝起義準備了十分寶貴的中堅和骨干力量。

  在日本侵略軍的瘋狂入侵和野蠻暴行面前,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所率其第三路軍,只圖保存實力,不顧民族危難,在日軍不戰而控制了魯北大片地區后,仍無心抵抗,準備棄地南逃。全省各級政府無心組織民眾抗戰,官員、富豪紛紛打點家私,準備逃亡南鄉。城鄉各地社會動蕩,時局混亂。泰西各縣的愛國民眾特別是一些愛國的上層人士和知識分子,憂心重重,彷徨無策。他們萬分關心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但苦于報國無門,急切地盼望有人出來領導抗戰,懲治可恨的日本侵略者。

  二、 泰西起義的發動與準備

  在民族陷于倒懸、人民落入水火的關鍵時刻,泰西地區的共產黨員,響應中共中央和省委的號召,挺身而出,擔負起帶領人民抗戰的歷史重任,迅速拉開了泰西地區武裝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序幕。

  泰安縣與黨失去聯系的共產黨員魯寶琪在1937年8月與省委取得聯系后,省委書記黎玉即派他回泰安,整頓和恢復黨組織,建立了以他為首的泰安臨時縣委,為舉行抗日武裝起義做好思想和組織上的準備。同年10月,中央泰安臨時委在泰安縣城南子店村召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全縣各地共產黨員二十多人,省委派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傳達了黨中央七八通電和省委關于組織發動抗日游擊隊的決定,分析了山東和泰安形勢,研究了在本地發動抗日武裝起義的計劃。會議決定以"山東人民抗敵自衛團"的名義組織抗日游擊隊,并以津浦鐵路為界,分為"東區"和"西區"兩片開展活動。崔子明等負責西區。會議要求全體共產黨員立即全力投入發動抗日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中去,大力開展抗日救亡宣傳,動員民眾,籌措槍支,團結各階層愛國人士利用各種名義和形式組織抗日游擊隊。篦子店會議以后,各地的共產黨員立即加緊開展了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許多失掉聯系的共產黨員和愛國進步人士在日本侵略軍步步近逼的形勢面前,主動參加了抗日宣傳和組織游擊隊活動。

  崔子明出獄回到家鄉-泰安縣夏張鎮,以夏張小學為活動基地,四處奔走,聯絡各地的黨員及進步人士,宣傳抗日救國,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并在抗日積極分子中發展了曹龍驤,葉子真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培養了一批抗日骨干力量。崔子明爭取了具有愛國思想的鎮長馬世進,以抗敵后援會的名義組織游擊隊,由馬世進出任隊長,并將鎮公所的幾支槍交給游擊隊使用。經過近兩個月的活動,報名參加游擊隊的已達四十多人。為了掌握更多的槍支,他們利用地主、商人保家護財的心理,提出組織人員夜間巡邏,巧妙地把他們掌握的槍支轉移到游擊隊的手中,為起義創造了條件。

  在泰安縣十區與肥城三區交界處的宋莊、王莊(今肥城市邊院鎮)一帶活動的共產黨員王仲范、張魁三、張韶三根據上級指示,建立了宋王莊黨支部,王仲范任支部書記。篦子店會議后,黨支部制訂了貫徹會議精神的實施計劃。他們三人分片進行宣傳和組織活動,了解各村保存槍支的情況。黨支部在附近十幾個村莊廣泛宣傳抗日救亡的道理,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我國東三省的罪行啟發廣大群眾的愛國主義思想,動員大戶人家拿出槍來,組織抗日游擊隊,保衛家鄉。很快組織起以青年學生為認體的擁有四十多人、槍的游擊隊。

  與此同時,共產黨員武冠英,李鶴年和愛國青年李正華、張杰、蘇學戴等人在泰安縣九區的東向鎮、武家柳林(今肥城市邊院鎮)、蘇家大坡(今泰安郊區滿莊鎮)等村鎮廣泛開展抗日宣傳,籌集槍支,利用原有的工作基礎,動員、發動進步青年組織游擊隊。

  在清華大學讀書的進步青年學生馬繼孔和北大學生左平等于1937年10月回到家鄉,在泰安縣十區(包括今肥城市孫伯、安莊兩鎮及汶陽鎮一部)的孫伯、張候、欒任3個鄉與愛國進步人士安春華、許梅村、安靖川等人一起,組織"抗敵后援會"宣傳抗日救國,籌集槍支,組織起三十多人的游擊隊。

  這時,省委正著力領導津浦鐵路以東的徂徠山起義,但為了更好地指導泰西地區發動抗日游擊隊的準備工作,派共產黨員遠靜滄和夏振秋一起,到泰安西部各地檢查工作。遠靜滄、夏振秋首先與崔子明取得聯系,以夏張鎮為中心展活動。他們四處奔波,了解情況,幫助各地的同志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每到一地,還向社會各階層人士廣泛宣傳抗日救亡的道理,啟發他們的愛國思想,宣傳共產黨救國抗日的主張,使黨的政策在社會各階層人士中逐步得到了解和擁護。遠靜滄淵博的知識,深入淺出的道理,和藹可親的態度,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肥城縣在肥城縣政府教育局任職的共產黨員張維之(當時尚未接上組織關系)早在1937年8月,即與趙寶衡、趙英齋、李森堂、葛陽齋等人在王晉(今肥城市儀陽鄉)集會,商討抗日救國的出路,不久,張維之等人又在石橫鎮召開全縣教育界人士大會,發動教育界同仁參加抗日活動。九十月間,共產黨員李文甫、徐麟村(即徐赤民)、王少芬等回到肥城。他們一面積極尋找黨組織,一面在本地主動開展抗日宣傳活動,籌備組織游擊隊。這時,以平津流亡學生為主組成的三路軍政訓處戰地服務團來肥城,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活動,舉辦抗日救國訓練班。參加訓練的人多是全縣各地的小學教員、青年知識分子,總數近三百人。訓練班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宣傳"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激發廣大學員的愛國熱情。訓練班還對學員進行初步的軍事訓練,教授一些基本的軍事知識。參加訓練班學員回到各鄉、鎮、村后,廣泛開展民眾訓練活動。對動員、組織群眾參加抗戰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戰地服務團廣泛采取文藝演出的形式宣傳抗日,“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放下你的鞭子"等節目不但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在各階層人士中也有很大影響。李文甫、徐麟村、張維之等廣泛聯系社會各階層愛國進步人士,如葛陽齋(安臨站小學校長),喬綬卿(原肥城縣三區區長),陳惠民等人,醞釀組織抗日游擊隊,很快組織起約六十人擁有四十多支槍的隊伍。

  長清縣早在1937年6月,共產黨員夏頁文受黨組織派遣,回到長清縣城,以舉辦暑假文化補習班的形式開展抗日救亡的宣傳活動。在游擊的共產黨員魏金三(又名魏晉)也多次回到長清,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以下簡稱民先)的名義發展隊員,準備組織抗日游擊隊。他們團結了當時任長清一小校長的愛國知識分子張耀南,在教員和青年學生中爭取了一批抗日積極分子,發展了一批黨員和民先隊員組織了抗敵后援會,張耀南任會長,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抗日宣傳活動。為準備開展抗日游擊戰爭,魏金三泰安找到省委,要求派干部去幫助組織抗日游擊隊。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很快形成了由共產黨員和民先隊員為主組成的二三十人的骨干隊伍,為長清縣抗日游擊隊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汶上、東平縣 愛國知識分子曹志尚、劉起(即劉啟文)等急欲尋找抗日救國的出路。1937年10月,濟南齊光中學教務主任陳伯衡(汶上人),帶領學生從濟南撤至汶上,與曹志尚、劉志等共同醞釀開展抗日救亡斗爭,大家的認識在討論中逐步統一起來,決定依靠共產黨開展抗日活動。11月,陳伯衡、孟曉東通過民先組織與中共魯西南工委成員江明取得聯系,要求派人到汶上領導抗日斗爭。上級派共產賞員劉星到汶上,與陳伯衡等人共同開展組織抗日游擊隊的準備工作。他們分頭聯絡各階層愛國人士,籌集槍支。劉星還與中共東平縣工委書記萬里取得聯系,得到了東平工委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協助。東平縣黨組織全力投入組織抗日游擊隊的準備工作中去,并利用農民福利會的組織形式動員農民參加抗日斗爭。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先后在汶上縣縣城、張樓、周村、張場、雙樓、梁寶寺、齊崗和東平縣田大店、田小店、唐樓、安山、宋鋪,吳閣莊、潘莊等村建立了聯絡點,聯絡了一百多人。

  1937年12月下旬,日本侵略軍由齊河,濟陽以東兵分兩路渡過黃河,一路直撲濟南。12月24日,日軍飛機轟炸泰安,形勢更加危急。省委為加強對泰西起義的領導,派張北華、程重遠馬上到泰西,以夏張鎮為基地,會同已在泰西工作的遠靜滄、夏振秋、崔子明等,迅速到各起義的活動地點進一步檢查,落實各項具體措施,進一步加快了起義準備的步伐。

  三、 舉義旗創建抗敵自衛團

  1937年12月24日,日軍渡過黃河向南進攻,韓復榘率10萬大軍不戰而逃。日軍長驅直入,致使日軍27日侵占濟南,31日侵占泰安。消息傳來,張北華、遠靜滄、夏振秋、崔子明等立即研究了這一緊急情況。張北華等遵照省委指示,決定抓住日軍占領泰安而立足未穩的時機,立即舉行抗日武裝起義,當晚把隊伍拉出夏張鎮。由于時間倉促,各個活動點的隊伍未及時得到通知,在夏張鎮組織的游擊隊員也大多未來得及行動,當時僅組織起10個人。1938年1月1日凌晨,張北華、遠靜滄、崔子明、程重遠、夏振秋、夏天任、曹龍驤、葉子真、址明倫、劉西歧(即劉標)等10人,攜帶11支槍,堅定勇敢地踏上武裝抗日的征途。

  這支僅有10個人的小隊伍,當天拉到夏張鎮西北約十公里的饃饃山村,由于當地村政權的干涉,他們未能進村,只能暫住在山南鵓鴿崖的一個山洞里。寒冬臘月,游擊隊員們缺衣少食,困難重重,條件非常艱苦。但他們10人中,有8人是共產黨員,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解放,他們敢于斗爭,能夠戰勝任何艱難困苦。他們到鵓鴿崖后,遇到的第一個困難是給養問題,同志們把自己身上帶的錢全部集中起來,共湊了24塊鋼洋,由程重遠統一保管使用。這24塊錢,就成了這支隊伍當時唯一的活動經費。

  第二個困難是在山洞里過冰冷冷的寒夜。當夜大雪份飛,北風怒號。他們10個人僅項一床棉被,睡在洞內的石板上,硬是靠人挨人相互取暖艱難地度過了幾個夜晚。

  第三個困難是群眾對這支剛剛建立起來小隊伍還很不了解,加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造謠、挑撥、當地群眾誤認為是"土匪"準備集合紅槍會員進攻他們。為了避免流血沖突,起義隊伍派曾在魚池小學教書夏天任等到群眾中去,通過學生及其家長向群眾說明這支隊伍的性質,并與紅槍會的頭目會面,做好了解釋工作,避免了群眾的誤解。遠靜滄、夏振秋等還到附近上層人物中做爭取、解釋工作、揭穿了謠言,避免了沖突。

  幾天后,起義隊伍轉移到響水寺(今泰安市郊區夏張鎮西北6公里),并以響水寺為基地,一面到附近各村開展抗日宣傳活動,擴大隊伍,一面派遠靜滄、夏振秋、崔子明、曹龍驤等到泰安縣二區(今泰安郊區道朗鎮)九區(今肥城市邊院鎮和汶陽鎮一部),十區(今肥城市安駕莊鎮和孫伯鎮)等地做上層人物的統戰工作,爭取合作抗戰,至少爭取他們還與剛建立的隊伍作對。其他隊員抓緊軍事訓練,學習軍事知識,準備開展武裝斗爭,部隊很快擴大到三十余人。宋王莊黨支部的王仲范、張魁三得到夏張起久隊伍拉起來的消息后,立即趕到響水寺,與張北華、遠靜滄取得聯系,約定將宋王莊一帶組織的游擊隊拉到空杏寺(今肥城市儀陽鄉)集中。

  為進一步擴大隊伍,打擊敵人,起義部隊轉移到空杏寺。宋王莊黨支部組織的四十余人、擁有三十多支槍的游擊隊也趕到這里會合。肥城三區(今肥城市安臨站鎮)的葛陽齋、陳惠民、喬綬卿和李文甫、徐麟村等人組織的抗日游擊隊六十余人,接到通知后也迅速起來會合,起義部隊擴大到一百余人,擁有八十多支槍。各路部隊會合后,根據篦子店會議的決定,張北華宣布成立"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大家一致推選張北華任主席,葛陽齋任副主席,遠靜滄任政治部主任(實際履行政委之職)。泰安縣組織起來的隊伍編為第一大隊,由張韶三任大隊長,崔子明任指導員,肥城縣組織起來的隊伍編為第二大隊,由陳惠民任大隊長,葛陽齋兼任指導員,王仲范擔任特務隊長,負責保衛工作。遠靜滄向全體隊員作了動員,號召大家團結一致,抗戰到底。程重遠用自己的被單制做了自衛團團旗,夏振秋用紅墨水書寫上自收團的名字"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的大旗在泰西地區高高飄揚起來,一支由共產黨領導的、堅決抗戰人民子弟兵誔生了。

  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的建立,點燃了泰西地區的抗日烽火,使泰西各縣人民看到抗敵的希望。它作為泰西人民武裝抗戰的歷史性開端,為以后進一步擴大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推動全區抗戰形勢的深入發展奠定的基礎。

  四、 自衛團有戰斗中發展壯大

  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成立后,即勇敢地向日本侵略軍和漢奸走狗開戰。在戰斗中得到迅速地發展和壯大。

  1938年1月16日,自衛團得到偵察報告,肥城縣城成立漢奸"維持會"只有幾十人的武裝。張北華決定,當夜襲擊肥城,消滅維持會,以鍛煉隊伍,擴大影響,壯我軍威。16日夜,自衛團除留下少數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同志留守外,集中主要力量,冒著鵝毛大雪,行軍20余公里,于次日拂曉前到達肥城南郊,在一片松樹林里作了戰斗部署。一大隊負責壓取城門,二大隊隨后接應。由于氣候惡劣,敵人防守松懈,城門未設崗哨。王仲范機智地撥開城門,起義隊伍迅速沖進城去,干凈利落地將維持會和偽軍全部俘虜,并處決了漢奸維持會長范維新,繳獲十幾支槍和其它物資。自衛團旗開得勝,首戰告捷。起義隊伍在城里開展抗日宣傳活動,號召群眾"打日本,不當亡國奴"并沒收維持會財產,分給貧苦群眾,擴大了自衛團的影響。

  為了防止駐泰安的日軍反撲,自衛團當天撤出了肥城縣城,轉移到肥城三區大小董莊一帶。在這里一邊整訓,一邊擴大起義隊伍。

  自衛團打開肥城、槍斃范維新的消息在群眾中迅速傳播開來,很多群眾紛紛加入抗日游擊隊。在肥城縣固留,陸房村一帶組織起來的一支隊伍,由趙英齋、王鴻乾、安振田(后投敵)等帶領加入自衛團,被編為第三大隊,王鴻乾為大隊長,趙英齋任指導員。崔子明、夏振秋等在夏張一帶廣泛宣傳抗日,籌集槍支,在滿莊區公所起得鋼槍八十余支,并動員進步青年參加自衛團。這時,自衛團已擴大到近三百人。

  為了加強部隊黨的工作,張北華、遠靜滄、夏振秋、崔子明、程重遠等開會研究,確定建立大隊設指導員、中隊設政治員制度,沒有黨員的大隊則派進步青年知識分子擔任指導員和政治員。這時省委派李冠元來到自衛團,擔任自衛團副主席。自衛團領導力量得到加強。

  泰西起義部隊組建不久,便夜襲界首,刀砍日本侵略者,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的囂張氣焰,極大地振奮了泰西地區人民的抗戰信心,自衛團聲威大振,各地組織的游擊隊,紛紛舉義,參加自衛團,各方各界愛國人士也都投奔自衛團,泰西抗日武裝迅速壯大和發展。

  界首戰斗后,自衛團在夏張建立了辦事處,由崔子明任主任,帶領部分部隊就地發展。這時,自衛團得知日本侵略軍沒有再占肥城縣城,只有少數兵痞在城里活動。張北華和遠靜滄、李冠元便分別帶部隊二次進入肥城縣城,自衛團部設在縣城內,一面充實加強團部機關,整頓部隊,一面擴大宣傳,豎起大旗,擴充自衛團。1938年2月至4月,自衛團得到迅猛發展,先后擴充了12個大隊和一個先鋒連。

  泰安縣八區曹河崖一帶和九區大坡一帶組織的游擊隊編為第五大隊,李正華大隊長,武冠英任指導員。泰安縣三區黃家莊一帶組織的游擊隊編為第六大隊,黃興隆任大隊長,鄒瑞甫、范繼超任副大隊長。泰安縣西牛鄉一帶組織的游擊隊編為第七大隊。泰安縣曹家村一帶組織的游擊隊編為第八大隊。泰安九區邊院南仇、吳店鄉田家東史一帶組織的游擊隊編為第九大隊,武星垣任大隊。自衛團發展近二十個大隊(連),共二千七百余人的浩浩蕩蕩的抗日大軍,成為泰西地區首屈一指的武裝力量。

  由于部隊迅速擴大,武器裝備顯得更為不足,程重遠、張維之等組織了一百多臺鐵匠爐,在城隍廟突擊加工了一千多把大刀片,分發給沒有槍支戰士。幾千人的部隊一下子集中到肥城,吃飯就成了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采取國民黨縣政府遺留下來的"義倉"沒收投敵的地主、商人的糧食向大戶地主借糧等辦法,解決了部隊的吃糧問題。這樣做,不僅收到可觀的經費,同時也使抗日宣傳更深入人心。

  這時,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處于迅速發展的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泰西地區點燃抗戰星火,熊熊燃燒起來,很快形成了燎原之勢。

  五、 自衛團的英勇戰敵,在困境中堅持斗爭

  處于大發展時期的自衛團,士氣旺盛,在1938年三四月份,頻頻出擊,打擊日本侵略者。

  破敵交通,配合支援臺兒莊會戰 1938年3月,中國軍隊在徐州附近集結大批兵力,準備日本侵略軍會戰,這時,津浦鐵路和沿線公路的日軍運輸隊異常繁忙。自衛隊偵察到敵人活動情況后,決定破壞敵人運輸線,打擊日本侵略軍。3月底,崔子明、馬鳴歧、李正華等率領抽調的幾十名戰士,趁黑夜在泰安以南的北集坡車站附近的黑虎泉設伏。他們在鐵路穿過丘陵的路上破壞了鐵路,部隊埋伏在鐵路兩邊的高地上,指曉時,敵人軍火列車開到這里,突然出軌,自衛團隊員們的步槍、手榴彈、炸彈一陣猛打,列車被擊中起火,敵人被打死打傷數十人。在敵人的增援部隊趕到之前,我軍已經和、乘勝轉移,這次破擊戰初斷津浦鐵路這一周之久,沉重地打擊了敵人,有力地配合了臺兒莊會戰。

  日本侵略軍在前方戰事吃緊,后方交通命脈――津浦鐵路又連續被切斷的情況下,大為惱火,隨即調兵從萬德、泰安兩路出動,向自衛團進攻。萬德出動的筴妄圖偷襲駐尤德西峪的一大隊,一大隊及時發現筴的偷襲,立即轉移,突出敵人的包圍。戰斗中,一大隊傷亡五六人,中隊長馬世進英勇犧牲。

  道朗戰斗,遠靜滄犧牲

  自衛團得悉日軍分兩路向肥城進攻后,張北華、遠靜小伙子等研究分析了敵情,為了避免無謂的損失,決定將團部和部隊當夜撤出肥城縣城,各大隊分散活動。4月4日夜,自衛團撤出肥城,徐村等帶領團部和三大隊轉移到城南尚里村(今肥城市桃園鎮)一帶,張北華、遠靜滄等帶主力一、二大隊東進轉移到魚池村后,得知日本侵略軍前一天曾到達道朗村大肆燒殺搶掠,激起當地群眾的極大憤怒。

  1938年4月6日,日軍一百余人分兵三路向魚池村一帶進攻。為了保衛家鄉,小馬莊(道朗南)的群眾與紅槍會自動組織起來,首先與日本侵略軍展開了殊死搏斗。張北華遠靜滄等得到日軍進攻的消息后,立即帶領部隊增援正在激戰中的紅槍會,并緊急通知其他部隊趕到道朗,圍攻這股敵人,命崔子明帶幾個大隊在道朗東北大圈一帶阻擊泰安之敵出動增援正在與敵苦戰的紅槍會,看到自衛團前來支援,干氣大振,憤怒的群眾也拿起各種武器和自衛團一起向敵人猛烈沖擊。自衛團勝追擊,殲敵一部,并將一股日軍包圍在泰(安)肥(城)公路道朗村北邊一塊墳地里。敵人憑借有利地形和精良的裝備進行頑抗。,由于自衛團武器裝備差,雖將敵人圍困多時,但未能將敵全殲。在戰斗中,自衛團的創始人之一、自衛團政治部主任、優秀的共產黨員遠靜滄不幸犧牲。一大隊長鄒筱孟等也負了傷。崔子明帶領部隊在道朗以東打退泰安出動之敵人的多次進攻,有力地支援了我軍在道朗的戰斗。這次戰斗一直持續到黃錯,共殲日軍二十余人,自衛團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自衛團在困境中堅持斗爭

  4月8日,日本侵略軍占領了肥城縣城。自衛團團部轉移到泰安九區邊院、北仇一帶在這里,自衛團研究了以后的活動方針。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自衛團決定將部隊分散活動。團部和一部分主力由張北華等帶領,在邊院,北仇一帶整訓,崔子明等帶一部分隊伍回夏張一帶活動;李文甫、徐村等帶第四、第十一、第十七大隊開赴大峰山活動,武圣域帶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大隊回家駕莊一帶活動。

  日本侵略軍占領肥城,給自衛團的活動帶來很大威脅。這時,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沈鴻烈又委派郁仁治為泰西地區專員,郁到泰西以后,到處扶植地方勢力派,控制縣、區、鄉政權,竭力擴充自己的勢力,限制自衛團的發展。由于自衛團沒有建立自己的政權,群眾也沒有廣泛地發展起來。在日頑勢力的雙重威脅下,自衛團的活動和發展遇到很大困難,糧、錢來源幾乎斷絕,部隊生活異常艱苦。

  由于遠靜滄犧牲,李冠元為給自衛團籌措錢款并爭取領導支持,到武漢八中軍辦事處去匯報工作,張北華又重病在身,其他領導骨干也會頭帶部隊活動,使團部的領導力量受到很大削弱,又由于各大隊分散活動,部隊的統一指揮也難以做到,各大隊的領導骨干也很不健全,領導力量嚴重不足,在此情況下,部分隊員組織紀律渙散,少數意志薄弱者、投機鉆營者經受不住自衛團所處的艱苦生活環境條件考驗,脫離了抗日游擊隊。部隊減員很大,處境極為困難。為了加強部隊領導力量,張北華派夏振秋到津浦路東祝陽一帶找到省委、省委立即從四支隊抽調了倪冠英、邊裕鯤等5名干部隨夏振秋于4月下旬來到泰西。由于人數少,仍不能從根本上滿足部隊的需要。但是自衛團中的共產黨員和眾多骨干分子,都是堅定的愛國主義者,他們沒有向困難低頭,在困境中總結經驗,勇敢探索,決心戰勝困難,創造新的抗戰局面。

  汶上,東平起義的部隊,1938年3月中旬在白塔村(汶上城東)阻擊企圖偷襲我部的日軍,使在汶上橫沖直撞的日本侵略軍受到第一次打擊。不久,起義部隊轉移到寧陽白馬廟與寧陽縣抗日縣長馬繼孔共同進行抗日活動,但由于國民黨泰西專員郁仁治及地方勢力的阻撓破壞,這支隊伍被迫離開了寧陽。由于自衛團正面臨困難局面,這支隊伍便輾轉與魯西北特委取得聯系,1938年5月開赴聊城冠縣地區整訓,整訓后編入六區(聊城地區)專員范筑先的部隊序列,編為共產黨領導的六區第十支隊抗日挺進隊,陳伯衡任支隊長,劉星任政委。整訓3個月,后回汶上、東平一帶活動。

  六、 特委領導整黨建軍,自衛團得到鞏固加強

  1938年5月上旬,黨中央派到山東任省委書記的郭洪濤一行五十余人路過泰西地區,在北仇聽取了自衛團的匯報,肯定了自衛團組織抗日武裝,開展游擊戰爭的成績,并向自衛團領導同志傳達了黨中央,毛澤東主席對山東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建立敵后根據地的指示精神。郭洪濤指示自衛團要建立基干武裝,搞好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抗日根據地。為了發展泰西抗日根據地,郭洪濤留下段君毅(即董君毅)、孫光、何光宇等5名干部在泰西工作。根據郭洪濤的指示,段君毅、孫光與自衛團及地方的共產黨員一起籌建了泰西特委,段君毅任特委書記,孫光任組織部長,尤里任宣傳部長。張北華、夏振秋、袁振,何光宇等為特委成員。

  自衛團在發展過程中,為了迅速擴大隊伍,對幾是表示要抗日的都歡迎,并予以收編。這樣就難免泥沙混雜。在滾滾的抗日洪流中,加入這支隊伍的人主要是廣大農民、青年學生,而一些地痞、流氓以至土匪也趁機卷了進來。同時,由于各大隊多是以親朋關系串連起來的,往往帶有濃厚的山頭主義、宗派主義、這對統一指揮、加部部隊建設,提高戰斗力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要進一步鞏固、發展自衛團、使之成長為一支堅強的抗日隊伍,就必須加強部隊的整頓工作。

  1938年5月,東平縣工委派強仁普、田子珍、田懷先等分頭到各區發動和爭取抗日武裝,并成功地將五區(今東平縣彭集鎮)以原區保安隊為主的一支隊伍編為抗日自衛團。為了加強黨對十支隊挺進隊的領導,東平縣工委書記萬里派共產黨杜子儉到這支部隊做黨的工作,在戰士中發展7名黨員,建立了基層黨支部,杜子儉任支部書記。使這支部隊有了黨的組織。

  在特委領導下,泰西地區開展的整黨建軍,取得顯著的成效。不僅使自衛團擺脫了困境,戰勝了困難,而且使部隊得到了空前的鞏固與加強。從而為以后創建泰西抗日根據地,開創泰西地區抗戰新局面創造了具有決定意義的條件。

  七、 開展統戰反頑,發展泰西抗戰局面

  自衛團在創建,發展的過程中,統一戰線工作始終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

  泰安縣十區區長武圣域,是北京朝陽大學的學生,地方勢力派,掌握著區保安隊和幾個鄉隊達數百人武裝力量,在泰安,肥城一帶頗有影響。遠靜滄在泰西活動時,專門做了爭取武圣域的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徘徊、觀察和思考后,武圣域終于決心,于1938年3月中旬,率十區武裝上百余人到肥城接受自衛團改編。遠靜滄親自主持了改編歡迎大會,將這支隊伍改編為自衛團的3個大隊,仍由武圣域任總指揮。在黨的幫助教育下,武圣域在艱苦的戰爭年代里經受了鍛煉和考驗,成長為黨的優秀干部。當時,武圣域率部隊回入自衛團,對自衛團發展壯大和發展泰西地區的抗戰形勢起了重要作用。

  1938年11月中旬,日本侵略軍進攻聊城,大峰山獨立營和十支隊機槍營的大部分隊伍奉命支援聊城,在東阿一帶活動的郁仁治趁機派嫡系部隊進犯大峰山區,企圖控制這個地區。留守大峰山區的獨立營營長曹鴻勝指揮僅有一個連的兵力,機智靈活,將進犯郁仁治部兩個連全部繳械。郁仁治惱羞成怒,隨即調集其全部兵力一千余人向大峰山進攻。獨立營立即向泰西特委和自衛團告急。特委和自衛團經過研究,決定堅決反擊郁仁治的挑釁。自衛團立即調集全部力量和十七支隊開赴大峰山區,經過一天激戰,消滅頑固派郁仁治一個營。郁仁治帶領兵敗將逃到肥城縣西部演馬莊一帶,后在與日軍的弄遭遇戰中,郁負重傷死亡。

  泰西地區的地方頑固派趁日本侵略軍大舉進攻的混亂時期,紛紛自立山頭稱王稱霸,各占一方。如泰安二區王氏殿一帶的"光復軍"、九區東向一帶的"榮別隊二十三梯隊"等。這些雜牌隊伍不去打日本侵略軍,只會壓榨當地群眾,與自衛團搞磨擦,爭糧食,搶地盤、廣大群眾對他們恨之入骨。對這些頑固勢力,自衛團勢力爭取團結他們,促使他們走上共同抗日的道路。對那些既不抗日,又堅持與自衛團為敵,欺壓百姓的頑固派則堅決予以打擊。由于他們遭到群眾的反對,在自衛團部隊的打擊下,榮別隊被逐出泰西,泰安二區蒒家俊的漢奸地主武裝被消滅,其他雜牌武裝也一個土崩瓦解。泰西抗戰局面大為改觀。

  八、 自衛團改編為山東縱隊第六支隊

  1938年11月初,黨中央派到山東工作的一批干部由張經武和黎玉率領,路經泰西地區前往魯中區,奉命組建八路軍山東縱隊。在泰西、張經武、黎玉聽取了泰西特委,自衛團的匯報后,決定留下劉海濤,李冠元等8位同志在泰西工作。

  11月下旬,我泰西起義各部隊齊聚大峰山區。根據中央和八路軍總部的命令,正式改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六支隊。

  自衛團基干一大隊和大峰山獨立營編為第二團,曹鴻勝任團工,張潭任政委,郭強任政治處主任,轄3個營。

  自衛團基干二大隊和十七支隊編為第三團,于會川任團長,劉繼河任副團長,李文甫任政委,王少云(即王樹成)任政治處主任。轄兩個營。

  原泰安縣十區部隊編為泰安獨立團,武圣域任團長,李介人任政治處主任,馬亞魯任副團長,梁堅齋任參謀長。轄3個營。一營,武麟軒任營長,李一清任教導員; 二營,田錫廷任營長,趙子英任教導員(后田錫琦)三營,趙寶樹任營長,汪蘭田任副營長,李照辰任教導員,特務連,許梅村任連長,安春華任指導員。

  特務營為支隊警衛營,李正華任營長,趙英齋任教導員,桑龍軒任副教導員。

  六支隊整編后,確定了各團的活動區域和斗爭任務,分赴各地全面開創抗日根據地,第一團開赴東汶平原,第二團開赴平阿山區,第三團和泰安獨立團開赴泰肥山區,大峰山區由新組建的大峰山獨立營(吳夢觀任營長,魏金三任政委,崔健任政治處主任)接防。

  在中共山東省委和泰西特委的領導及各縣委的支持下,新建成的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六支隊全體指戰員,不負泰西人民眾望,以昂揚的斗志和自信的信心,投入新的更加偉大的戰斗。

  泰西抗日武裝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民族危亡的嚴重關頭,領導泰西人民群眾,聯合各階層愛國力量,英勇抗戰的一大壯舉。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起義隊伍從夏張舉義時的十個人,發展成為一支堅強的主力部隊。這支部隊在艱苦激烈的抗日戰爭中,轉戰南北西東,奮勇殺敵,為創建泰西抗日根據地,堅持泰西以至魯西廣大地區的抗戰,做出巨大的貢獻。

  在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進攻面前,國民黨10萬政府軍不戰而逃,致使國土淪陷,人民遭難。而力量還十分弱小的泰西黨組織,卻按照中共中央和小委的要求,肩負起領導人民抗戰的重任,組織民眾英勇舉義,堅持敵后抗戰,極大地鼓舞了泰西人民,堅定了人們的抗戰信心,從而使黨贏得了人民的信賴和擁護。

  在泰西起義的過程中,革命者們表現了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質。這是他們為后人留下的一筆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泰西起義的歷史功績將記載青史,起義者們崇高的精神品質,將永遠激勵后來者勇敢開拓,勝利前進。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余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在线看 | 欧美三级在线 | 欧美视频网站 | 中文字幕av一区 |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91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久久综合 |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更新资源速度超快 | 91在线看 | 99精品一区二区 | 一级片免费视频 | 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 99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 久久久精品视频网站 |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污视频免费网站 | 中文久久| 一本大道香蕉大a√在线 | 在线一区视频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 | 精品日韩一区 |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精品一 | 成人九九视频 | 亚洲性人人天天夜夜摸 | 91在线观看| 久草成人 | 国产精品日日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免费影院 |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日韩高清在线一区 | 免费在线观看毛片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 | 噜噜噜噜噜在线视频 |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 亚洲aⅴ天堂av在线电影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