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民是勝利之本,在山東抗戰中,涌現出許多民擁軍、軍愛民,可歌可泣的事跡。軍民一心,鑄就了真正的銅墻鐵壁。
情景還原:常大娘地道。常大娘(1891~1974),本姓劉,名相會,出生于朱集鎮(原三間堂鄉)劉玉亭村。1937年全國抗日戰爭爆發。1938年蕭華司令員率八路軍挺進縱隊來到了樂陵,開辟了冀魯邊區抗日根據地。常大娘帶領自己的兒女義無反顧地投身了革命,凡來她家養傷、開會、住宿的八路軍干部、戰士,都親切地叫她一聲“娘”。1942年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一年,常大娘家便成了冀魯邊區地委和靖遠縣的機關駐地,常大娘帶領一家人挖地道、養傷員、察敵情、送情報,為抗戰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八路軍山東部隊做為人民的子弟兵,積極抗日,服務百姓, 贏得了根據地人民的衷心擁戴。圖為①八路軍開展的“滿缸”行動②軍民共耕一畝田